走出校園進入職場的第二年,我的右肩就開始出現緊繃痠痛的感覺,隨著工作時間愈長,痠痛逐漸蔓延到脖子,並向左肩進攻。直到現在,每當我弓起右手臂向上轉一圈,就會聽到「喀」的一聲。嚴重時,好像有東西緊栓著肩頸不放,連轉個頭都不舒服。

「痠痛不是病,痛起來讓人心神不寧」,忍不住向同事及朋友抱怨,才發現大家都有肌肉痠痛的問題。

擔任電腦工程師的志偉,每天超時工作,回到家還經常流連網路,在部落格上寫文章。他覺得「五十肩」的名詞要重新定義了,因為剛滿30歲的他,右手已經無法舉直,「我得了『三十肩』,」志偉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

今年33歲的卜繁裕,因為椎間盤突出,己經忍受下背痛之苦多年了,嚴重發作的時候,只要坐個十分鐘,就會小腿發麻。

觀看同事,不時地有人轉動肩膀、拉拉脖子、搥搥腰……,甚至還有同事定期向復健科醫師報到。

八成以上電腦族在痠痛


1998年勞委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針對全國各行各業受雇者所做的調查發現,52.4%的人有痠痛的問題,以營造業現場工人(65.8%)及駕駛人員(65.2%)的比例最高。主要的痠痛部位為肩膀(27.3 %)、頸部(25.1%)及下背或腰部(24%)。追查造成痠痛的主要原因,男性為「經常搬運重物」,女性則是「手部反覆同一單調的動作」。
國民健康局林宇旋科長及林惠生主任,利用2001年國民健康調查資料庫的分析結果顯示,12歲以上的人口中,28.2%的人有下背痛或腰痛的困擾、25.2%的人頸部痠痛,尤其女性的發生率更高(下背痛或腰痛34.5%、頸部痠痛28.8%)。

高雄小港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張家禎,於1997年接受衛生署委託的研究結果發現,長期使用電腦的工作者,肌肉痠痛的盛行率更高達83%。

然而痠痛並非藍領或白領工作者的專利,婆婆媽媽也經常抱怨做家事做到腰挺不起來、切菜切到手指發麻,就算是貴婦人也可能因為腳踩高跟鞋而造成腿部及足底痠痛。

醫療也只能治標


台北榮總復健科的物理治療室,總是「座無虛席」。一位住院的病患,來了數次,都還等不到治療的位置。物理治療師劉孟玲表示,愈來愈多人,因為痠痛的問題,前來復健科就診。

治療的方法,除了復健科醫師處方的藥物治療外(例如:抗炎藥、肌肉鬆弛劑),適當的物理治療對於長期的慢性痠痛更是重要。常用的方法有電療、水療、超音波、熱敷及運動(例如:拉筋、軟組織放鬆)。

劉孟玲提醒讀者,當自己在家確實做到伸展拉筋的運動,卻一直無法改善痠痛的問題時,就要看醫生了。

 

除了西醫,也有不少民眾,尋求中醫解決痠痛的問題。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傷科主任葉裕祥建議,當痠痛的症狀造成生活明顯的困擾或極度不適時,可以尋求醫療的幫助;若是症狀反覆發作或是持續一段時間以上了,就一定要就醫。

中醫的治療有三種利器:內服藥、針刺(針灸)及傷科手法(敷藥、推拿、刮痧、拔罐……等),長庚醫院北院區中醫部主任楊賢鴻表示,不同的痠痛病因,有不同的治療方式。

例如因為壓力太大所引起的頸背痠痛,也許吃些抗焦慮安神的中藥,再加上藥浴療法,就可讓肌肉放鬆,達到效果。但是急性的挫傷或運動傷害,可能就需要針灸、敷藥及內服中藥來治療。

不過,楊賢鴻特別提醒,若痠痛是因為反覆的工作而引起,「不好好休息,就算又吃藥又扎針,效果也不好。」

身體的無言抗議


台北市物理治療師公會理事長、國泰醫院物理治療組組長簡文仁認為,現代人痠痛的問題愈來愈普遍,分析造成的原因,簡文仁提出了以下三點的觀察:

1.姿勢不良

「很多的痠痛都是因為姿勢不正確所造成的,」壢新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林頌凱也指出,錯誤的坐姿或站姿、維持同一個姿勢過久,都會造成特定部位肌肉骨骼的過度使用,而引發痠痛的症狀。
例如:手肘懸空,肩膀就得用力、頭部重心向前傾,會加重脖子的負擔。再加上專注於工作,一、兩個小時過去了,都固定在同一個姿勢,等回過神後才發現,肩頸早就僵硬到不行。

當年在科技公司擔任網路企劃的卜繁裕,就是因為長期坐姿不良,而且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終於在工作的第三年,引發椎間盤突出的問題。

2.肌耐力不足

由於缺乏運動,許多上班族都「手無『扶機』之力,」簡文仁形容「很多人連移動機車的力量都沒有。」

久坐不動的壞習慣,會讓肌肉的耐力、柔軟度及伸展度愈來愈差,造成只要一點外來的力量就很容易超過肌肉所能負荷的範圍,「肌肉用痠痛、緊繃來告訴你:『我沒力了』。」林頌凱形容。

3.放鬆不夠

包括肌肉的放鬆,還有心情的放鬆。因為壓力,會讓肌肉處於緊繃的狀態,長期下來自然就發出了無言的抗議。

簡文仁認為現代人「該動的時候不動,該休息時又不休息,」長期處於「動靜失衡」的狀態,許多文明病就此產生。

針灸、刮痧自保守則


針灸及刮痧是經常用來舒緩痠痛的中醫療法,治痠痛的效果好嗎?可以DIY嗎?

針灸:屬於醫療行為必須由合格的醫師才可執行。

功效:

「針灸對於急性的痠痛,有很好的止痛效果,」庚醫院北院區中醫部主任楊賢鴻指出,針刺時大腦會釋放類似嗎啡的「腦內啡」(endophine),發揮止痛的功效,但是作用時間只有二天。所以治療長期的痠

痛,光針灸是不夠的,必須內服抗炎及活血化瘀的藥物。

禁忌:

1.空腹飢餓、極疲倦、大汗出後或大瀉後,不宜針灸。

2.女性懷孕及生理期間,宜事先告知。

3.身體太虛弱的人(容易暈、累),不宜針刺,可改用灸法(在穴位上溫薰)。

4.肢體麻木或感覺較遲鈍者,使用灸法前,要事先告知。

刮痧:「痧」是皮膚經過刮拭後,呈現的點狀及片狀紅斑的現象,亦稱為「出痧」或「痧痕」。刮痧有活血祛瘀、舒筋通絡、消除疲勞等功效,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傷科主任葉裕祥認為,只要注意以下禁忌,

且不要過於頻繁,一般民眾自行刮痧解除痠痛是安全的。

刮法:

第一次排毒一定要把痧帶出來,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1.「哪裡痠,刮哪裡」,但要注意禁忌部位。

2.力道適量,以同一個方向(頸部及背部是由上到下、肩部是由內到外)刮到紅暈一片,不一定要有痧痕。

3.刮痧後必須等到痧痕完全消失才能再刮第二次,約3~7天。

4.開始刮痧前,務必消毒刮板及刮拭部位,並塗抹適量的潤滑劑。刮拭時隨時注意被刮者是否有不良反應,例如頭暈目眩、面色蒼白。

 

禁忌:以下情況嚴禁刮痧。

1.有出血傾向的疾病(如白血病、血友病)、重症(如心臟衰竭、腎衰竭)及身體虛弱者。

2.孕婦的腹部及腰部、小兒囟門未合者的頭頸部、婦女的乳頭、一般人的五官及肚臍處。

3.急性發炎、皮膚病、傷口處、骨折處。

4.醉酒、過飢、過飽、過渴、過度疲勞者。

 

好習慣,痠痛不再來

「先養成好習慣,(痠痛)才不會再發作,」台安醫院復健科主任鍾佩珍苦口婆心地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lyaaⓇspace 的頭像
    A-llyaaⓇspace

    A-llyaaⓇ space 瀞 整體#經絡調理 人體の筋骨◉臉部の#撥筋調理 #調整臉型 #整復推拿 #公館做臉

    A-llyaaⓇ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