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出處:康健雜誌155期
- 2011.10.01
- 作者 : 李瑟
- 圖片來源 : 鄭佳玲
喬丹為何籃球打得這麼好?因為他天生專注力超乎常人,全神貫注於當下,煩惱與雜念進不了他的意識裡。一般人沒有這種天賦,但可以學習正念專注,得到心識的清明,不再陷溺於憤怒與絕望中,成為自由人。
喬丹為何籃球打得這麼好?因為他天生專注力超乎常人,全神貫注於當下,煩惱與雜念進不了他的意識裡。一般人沒有這種天賦,但可以學習正念專注,得到心識的清明,不再陷溺於憤怒與絕望中,成為自由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類風溼性關節炎除了藥物控制、持續復健外,飲食的管理也相當重要,可讓病情更穩定,可是要如何吃、吃些什麼,是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為關心病友健康,邀請醫師、營養師一起教導民眾如何使病情更易控制。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張棋楨醫師表示,飲食控制對類風溼性關節炎病友來說相當重要,如國外研究就發現,採用地中海飲食的民眾,發生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機率低,且證實地中海飲食能有效抑制患者的發炎症狀、增加活力。而何謂地中海飲食?又該多攝取哪些營養素來幫助緩解病情?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臨床組李青蓉組長將詳細的說明:
● 地中海飲食╱包含大量蔬果、穀類全麥、堅果和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及油脂;並且較少攝取乳製品、紅肉及甜食的飲食方式。
出現口臭、便祕、青春痘、舌苔黃、牙齦腫脹、嘴破、眼睛紅等症狀時,代表五臟累積了過多的毒素,倘若總是置之不理,就會引發各種疾病,甚至是癌症的發生,那麼要如何排出五臟的毒素呢?
我們經常從報章雜誌或網路資訊中看到「排毒」兩個字,但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陳潮宗表示,不論是西醫或傳統醫學,並沒有現代所講的「排毒」這個名詞。在傳統醫學上稱之為「解毒」,而一般中醫師所說的解毒中藥,是指具「清熱解毒」作用的藥材。
中醫對於「毒」的定義很廣泛,舉凡對身體有害的都稱為「毒」,例如火氣大、發炎、過敏等症狀,或中醫常說的熱毒、寒毒、濕毒等,甚至化學毒素、魚蟹毒、蟲蛇毒等都是。就現代醫學來說,導致身體老化、致癌的自由基,也是毒物的一種,這些所謂的毒物,若長期積聚在體內,將會造成身體負擔而引發疾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種以關節滑膜炎為特徵的慢性全身性自體免疫性疾病,而這種慢性的發炎性疾病,其發病機轉至今仍然不明,一般認為與遺傳基因及環境促發有關。長期反覆的滑膜炎,導致關節內軟骨和骨頭的破壞,造成關節功能障礙,甚至殘廢。而血管炎病變累及全身各個器官,故本病又稱為類風濕病。此病的盛行率約為1%,女性較常發生,女性約為男性的三倍,較易發病的年齡主要在30~50歲之間。這些失控的自體抗體(類風濕性因子RF),不分敵我,最常侵犯的部位是四肢小關節,其次是肌肉、肺、皮膚、血管、神經、眼睛等,因此可算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病況輕微時僅傷害到局部關節造成僵硬疼痛,嚴重時則會引起全身的關節腫脹疼痛及損壞,甚至造成殘障。
《肺經》
首先談肺經的旺時,也就是清晨三時到五時。在中醫裡「肺主氣,司呼吸」。此時辰肺臟經氣旺,是肺經氣化最旺盛之時。事實上,人體衛氣也是從這個時間開始一日的循行。肺經本經最旺的時刻是從早晨三時四十五分開始,這是人們應該起床的時刻。因為肺司呼吸,所以這段時間適合晨起練習呼吸吐納和其他保健養生活動。另外要強調的是「肺惡寒」,肺臟受寒容易產生呼吸系統病變。所以除了要懂得如何強化呼吸,吸收自然界生理活力的來源外,冬天晨間氣溫低,更要注意保暖,不可著涼。因為「肺主皮毛」,皮膚受涼,會影響肺臟功能,適當保暖對肺臟保健會更有助益。
問:現在有很多人患鼻炎或氣喘,以「肺惡寒」來說,這些人在肺經最旺的時辰,是否較不適合活動?又應注意哪些保健?